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红八卦网红八卦
三顾频烦天下计的下一句是什么(下自成蹊上一句是什么)
admin2024-02-25 07:47:26网红八卦56人已围观
简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顾频烦天下计的下一句是什么,以及下自成蹊上一句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三顾茅庐天下计下句是什么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五对古今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分别说了两个什么故事一、三顾茅庐天下计下句是什么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顾频烦天下计的下一句是什么,以及下自成蹊上一句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三顾茅庐天下计下句是什么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解释: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3、赏析: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二、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五对古今情
1、这是已故的董必武先生1965年1月游成都武侯祠的题联。上联摘录杜甫《蜀相》诗原句,意思是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今湖北襄阳),不辞辛劳地向他请教平治天下的大计。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具见于《隆中对》,主要是分析天下大势,先取荆州、益州、安抚南方,内修政治,外联东吴,北伐曹魏,统一全国。
2、下联是作者赞美他们这番晤对,纵论古今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奠定了以后事业的基础,古今传为美谈。
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分别说了两个什么故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源出杜甫的名篇《蜀相》,全诗是这样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诗人初游成都武侯祠时。诗前四句写祠堂之景,“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后四句议丞相之事,“就公始未以寓感慨”(《唐诗摘钞》)。前四句写得疏洒,后四句议得沉郁。诗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辅国功业,大笔如椽。三顾,三次拜访,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屡屡,多次,指刘备屡屡跟诸葛亮商讨。天下计,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刘备、刘禅两朝。开济,指辅刘备开创基业,佐刘禅匡济危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这就是“老臣心”。“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周汝昌语,见《唐诗鉴赏辞典》)天下计,可见诸葛亮的匡时雄略;老臣心,可见诸葛亮的报国苦衷。诗句属对工致,沉郁顿挫,反映了诗人对这位蜀汉丞相的无比崇敬而又无限惋惜的感情。“有此二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简公归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的下一句是什么和下自成蹊上一句是什么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