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红美食网红美食
自知之明是什么意思(自知之明的含义及句子)
admin2024-03-29 22:17:54网红美食143人已围观
简介本文转载自天机繁尘《成语五十二条,洞悉道德经的智慧》52个成语,洞察《道德经》的智慧大约2500年前的一天,一位老人骑着一头青牛来到函谷关。关将尹见紫气自东而来,大喜,知道有圣人过关。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子。他迎老子,
本文转载自天机繁尘《成语五十二条,洞悉道德经的智慧》
52个成语,洞察《道德经》的智慧
大约2500年前的一天,一位老人骑着一头青牛来到函谷关。
关将尹见紫气自东而来,大喜,知道有圣人过关。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子。
他迎老子,斋戒询问,请老子着书造福后世。老子着书教道德五千言,而去,不知去向。
这短短五千字,就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此书深奥难懂,历来众说纷纭。
以下52个成语均出自《道德经》,或许可以让我们一睹老子思想的魅力!
1、神秘又神秘
【解说】:描述很神秘,难以理解。
【出自】:第一章:“玄妙玄妙,万奥之门。”
2. 彼此的存在与不存在
【解说】:有与无可以相互转化。也指冲突双方之间的对立和转化,阴阳的关系。
【出自】:第二章:“有无相辅,难易相辅,长短相辅,高低相辅,音相和,前后相随” ,而且是永恒的。”
3. 成功永远不会到来
【解说】:让它自然存在,不要把它据为己有。后者是指立功而不居功。
[来自]:第二章:“你不能依靠你的行动,你也不能生活在你的成功中。”
4、光与尘的和谐
【解释】:指以平和的方式处事世界,不锋芒毕露。
【出自】:第四章:“挫其锋,解其惑,和其光,同其尘”。
5、天地不仁
【解释】:天地无私。从天地来看,一切事物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出自】:第五章:“天地不仁,视万物为蠢狗。”
6. 永远
【解释】:形容时间很长。它还描述了永远不会改变的东西(主要指爱情)。
【出自】:第七章:“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不自生,所以能够长生不老。”
7. 上善若水
【解说】:最高境界,正如水的性格一样,利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万物,利万物而不争,为人所憎恶,故近乎于道”。
8、金玉满堂
【解释】:形容财富巨大,知识丰富。
【出自】:第九章:“宫中金玉满堂,无人能守。”
9.成功后退休
【解说】:工作完成后,自行退休,不再为官或复出。
【出处】:第九章:“成而退,是天道。”
10. 着迷于五种颜色
【解释】:形容颜色众多、复杂,难以看清。意思是事情很复杂,很难分清楚。
[出自]:第十二章:“五种颜色使人失明。”
11. 受宠受辱
【解释】:形容一个人非常计较得失,计较得失而不惜小事。他患得患失。无论受到青睐还是受到侮辱,他似乎都会感到害怕。
【出处】:第十三章:“受宠辱如惊,受宠辱如惊。何谓受宠如惊?受宠则惊,受宠则惊。” ,当你失去它时,你会感到害怕。”
12. 视而不见
【解释】:指不注意,不注意,睁眼不见。
【出处】:第14章:“视而不见者,谓之夷。”
13. 听而不闻
【解说】:闻如未闻。形容冷漠、冷漠。
【出自】:第十四章:“闻而不闻谓之兮。”
14. 焕然被释放
【解释】:就像冰遇热就会融化一样。描述彻底消除疑虑、误解和障碍。
【出处】:第十五章:“水滑如冰欲出。”
15. 思想开放
【解释】:意思是心胸深广如山谷,形容非常卑微。
【出自】:第十五章:“密时如平,阔时如谷”。
16、绝圣舍智
【解说】:就是消除心中的权威观念,不再迷信别人的意见,抛弃自以为聪明、正确的主观意见。
【出处】:第十九章:“弃圣弃智,百姓百倍受益。”
17. 少一些自私的欲望
【解释】:减少私欲。
【出自】:第十九章:“见简怀简,少自私寡欲。”
18. 几乎一样
【解释】:表示两者相距不远或差别不大。
【出自】:第20章:“两者相差多少?美与恶有何区别?”
19.喜欢登上泉台
【解说】:春台: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观光之地,比喻居住环境优良。似乎生活在一个幸福而和平的世界里。
【出自】:第20章:“大家熙熙攘攘,如在牢狱中,又如在春台上。”
20. 暴风雨天气
【解释】:指突然猛烈的风雨。
【出自】:第23章:“所以,风永不止息,雨永不止息。”
21. 剩余食物
【解释】:余食是剩菜的意思;谗是多余的意思;比喻被别人讨厌的事物。
【出自】: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中,谓之余食之形。”
22.天很大,地很大
【解释】:形容伟大。
【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23.道法自然
【解说】:指大道以自己为原则,其自由不受限制。
【出自】:第二十五章:“人随地,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
24、知其白,守其黑。
【解说】:意思是虽然明了是非,但仍要保持黑暗,好像什么也看不见一样。
【出自】:第二十八章:“知白守黑,是世之道。”
25.去神州,去泰国
【解释】:就是做事不要太过分。
【出自】:第二十九章:“圣人如此,除极、奢、太。”
26.神的道路是美好的。
【解释】:天道:自然法则;好:经常;回报:回报他人。上帝能主持正义,善恶终将受到惩罚。
【出自】:第30章:“以道辅师,而不以兵强天下,易报。”
27. 良兵不祥
【解释】:意思是轻易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不吉利。
【出自】:第31章:“良兵是凶器,可能是邪恶的东西,所以明智的人没有地位。”
28.知道如何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停车
【解释】:意思是,如果你知道得足够多,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自】:第32章:“知止可救人于危难。”
29.自我认识
【解说】:指了解自己的处境,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出自】: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智。”
30.平淡无味
【解释】:一般指平淡无味的菜肴。还形容说、写文章的内容枯燥、无趣。
【出自】:第35章:“真是平淡无味。”
31. 夺取并夺取
【解释】:顾,同“姨”。如果你想获得,你必须先给予。
【出自】:第36章:“如果你想拿走什么,就必须给你。”
32.无中生有
【解释】:指说有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现在形容为凭空捏造。
【出自】:第40章:“世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如果你活着或死了
【解说】: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忘记。用来形容一些难以捉摸、难以捉摸的事情。
【出自】:第41章:“上者闻道,则勤行;军士闻道,生死存亡;下者闻道,则笑之。”
34.大器晚成
【解说】:越有才华的人,通常成功得越晚。
【出自】:第41章:“大器无角,大才迟到,大声响亮,大象无形。”
35. 美妙的声音和声音
【解释】:意思是最大、最美的声音是无声的声音。
【出自】:第41章:“大器无角,大才迟到,大声响亮,大象无形。”
36.知足而不辱
【解说】:只有懂得满足,才能避免被羞辱。
【出自】:第四十四章:“故知足,则不至辱;知止,则不亡,而能长久”。
37. 它既聪明又笨拙。
【解释】:意思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很简单。
【出自】:第四十五章:“大直如弯,大巧如拙,大分别如冷漠。”
38.知足常乐
【解说】:认识自己并知足,你就会永远幸福。
[出自]:第46章:“因此,知道什么是足够的,总是足够的。”
39.从出生到死亡
【解释】:本义是从生到死。后来被描述为冒着生命危险。
【出自】:第五十章:“从生到死,十人三受生;十人三受死;十人三受死。”
40、福祸相依
【解说】:比喻坏事可以带来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带来坏结果。
【出自】:第五十八章:“福所在有祸,祸所在有福。”
41. 根深蒂固
【解释】:比喻基础深厚、扎实;不可动摇的。
【出自】:第五十九章:“有国母,才能长久,此乃根深蒂固,目光长远之道。”
42.以德报怨
【解释】:指从道德、公正的角度看待与他人的仇恨。
【出自】:第63章:“恩怨无论大小,以德报怨。”
43. 轻信、多疑
【解说】:轻易答应别人要求的人,很少会遵守诺言。
【出自】:第63章:“夫轻许诺,则不信;事易则难。”
4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说】:行千里亦从迈出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从头开始,一步步进行。
【摘自】:第六十四章:“相抱之树,始于一粒细粒;九层台,始于疲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 直到最后都要小心。
【说明】:谨慎结束,就像开始一样。指始终谨慎行事。
[出自]:第64章:“如果你像开始时一样谨慎地结束,你就永远不会失败。”
46、节俭使人宽广。
【解释】:指节俭,才能富足。也解释为简单以求心胸宽广、节俭,与“朴素”同义。
【出自】:第六十七章:“慈悲则勇,俭则宽。”
47.寸进尺退
【解释】:就是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大于失。
【出自】:第六十九章:“不敢进一寸,退一寸。”
48.被棕玉拥抱
【解释】:身着粗布,怀着美玉。比喻出身虽贫,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第七十章:“知我者稀,知我者贵。是故圣人褐而心有玉。”
49、天网广阔,稀疏但不缺失。
【解释】:比喻作恶的人永远难逃天庭的惩罚。
【出自】:第七十三章:“天网浩瀚,疏而不失。”
50.国小人少
【解说】:国小,人少。
【出处】:第80章:“小国少民,使有奇兵而不用,使民又死而不远走。”
51.鸡和狗相闻
【解说】:能听到鸡鸣狗叫,表示人烟稠密。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闻鸡犬之声,民不相往,至老死。”
52. 直到年老和死亡才接触
【解释】:指互相不联系、不交流的情况。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闻鸡犬之声,民不相往,至老死。”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