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红人物网红人物
烟火是怎样制成的(志愿军入朝作战吃的“炒面”是用什么做的)
admin2023-05-23 00:06:58网红人物129人已围观
简介大家好,关于烟火是怎样制成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吃的“炒面”是用什么做的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志愿军入朝作战吃的“炒面”是用什么做的烟花的原理是什么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过年如何拍烟花志愿军入朝作战吃的“炒面”是用什么做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曾经流传着一个苦涩的笑话,主
大家好,关于烟火是怎样制成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吃的“炒面”是用什么做的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志愿军入朝作战吃的“炒面”是用什么做的
抗美援朝战场上曾经流传着一个苦涩的笑话,主席知道志愿军干部战士生活艰苦,给负责后勤供应的东北军区司令员下达了“让志愿军吃好面”的命令,结果这位陕北出身的司令员听不太清楚湖南话,错解为“让志愿军吃炒面”,遂有东北军区后勤部门大量制作炒面之举。笑话归笑话,“炒面”能够成为维系我军指战员最低食物需求的主要口粮,主要还是当年没有制空权的恶果。
刚刚解放的新中国,暂时还没有能力像美军那样给前线战士生产和供应单兵口粮,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志愿军想吃上热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险:那就是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让各部队轻易不敢生火烧饭,否则就会暴露目标引来美军的“油挑子”。这个事笔者特地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长辈求证过,事实情况比我们想像的还糟,美军飞机堪称无时不在无孔不入。
另外一个严重问题,是在战役期间志愿军做长距离攻击时,补给线经常被美国空军严重干扰甚至切断,我军又缺乏罐头等保质期较长的单兵口粮,因此各部队经常会出现断粮的情况。换言之,有粮食的时候可能无法烧饭,没粮食的时候又缺乏替代品,可是总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扛枪打仗吧?于是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速食、易于保存并且方便大批供应的口粮,在这种情况下,“炒面”应运而生。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吃过这种东西,现在的蛋糕店也有售卖,名词叫作“油炒面”。只不过现在的油炒面无论是配料还是工艺都很奢恀了,一般用牛油来炒制,里面还会加入花生碎等辅料,食用时用热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偶而吃一次感觉蛮香。然而志愿军当年吃到的炒面,远远没有这么香甜:油少、面粉质量一般更没什么辅料。
其实早在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东北军区后勤部门就根据前线的提议和需求,做出了“以炒面为主,制备熟食,酌量提高供给标准”的决定。经过不断的试验,炒面的最终制作标准是:以70%的面粉为主料,另混合30%的玉米面或者大豆面(实在条件不够的就用高粮粉),用适量的底油炒熟后,再加入千分之五质量的食盐即为成品。
东北军区还特别把炒面的样品送到了志司,请志愿军首长们来品尝和提意见,素来艰苦朴素的彭总“试吃”之后发话了:“送来的干粮样子,磨成面放盐好,炒时要先洗一下,要大量前送”!就这样,志愿军最常用的“单兵口粮”诞生了,炒面的优势在于经过长时间运输不会变质(能维持半月以上),战士们携带比较方便,在前线食用也很简单,没有热水时抓把白雪也就吃了。
然而即便是工艺如此简单的炒面,前线的用量也是非常惊人的,按每名志愿军战士每月口粮标准的三分之一供应,每个月前送的数字就是1842万斤,而整个东北地区尽最大努力月产也不足1000万斤,在运输途中还会有一定的损失。因此无论是后方制作和运输都面临重重困难,东北军区为此特别出台了《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产。
1950年11月18日,周公特地赶到东北主持召开了后勤供应会议,会议名称简单明了:“炒面煮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东北军区和东北人民政府做出了月产650万斤炒面和52万斤煮肉的承诺,同时政务院也发动华北地区参与进来,尽最大努力满足志愿军的需要,《特赦1959》里面连蒋军战犯们都热火朝天地做炒面,所述非虚,毕竟一切为了前线!
而美国兵吃的什么呢?他们有罐头、咖啡、香肠和香烟,并且由于没有防空压力,随时可以喝上热汤,整个联军的前后方人员比例,是大约13个后勤兵负责供应1个前线士兵,实施陆海空三栖运输。而我们志愿军还没有完善成熟的后勤体系,基本上是一个后勤兵要供给几百个前线战士,所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也催生了我军第一个后勤司令部,洪学智出任司令员。
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不行的,炒面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它缺乏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久而久之战士们都患上了维生素缺乏症,最普遍的症状是嘴角溃烂,战士们打趣说“把这东西挂在树上,美国飞机都不炸”。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当年我军唯一能够满足前线基本生存需要的口粮,换句话说,战士们每天都能吃上炒面已经是奢求,因为生产是一回事,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能顺利运到前线,可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袋炒面和它背后的故事,反映了志愿军将士当年的艰苦卓绝,对比一下现在我们的吃穿用度,你才知道为什么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烟花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烟花药品剂燃烧后产生的发光效应,在药剂中如增加金属粉(如铝粉、镁铝合金粉等)在药剂燃烧时即可生成固体和液体生成物,则离解出大量的光能和热辐射,发光强度有数十万国际烛光,温度可达数千度。烟花药剂就是利用这种发光效应而起到照明作用的。再利用这种发光作用,可制造出大小不一和形状不同的各种照明灯(弹)。
烟花药剂燃烧时除了能发光外,还要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火焰颜色是由于烟花药品剂燃烧时,它的各组成成分间起了某种化学反应生成了某些原子或分子,这些分子或原子以一定的频率振动,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呈现一定波长的谱带或谱线,从而使火焰着色成为有色火焰,这种现象称为“焰色效应”。
烟花药剂燃烧时能产生发光、焰色、声响和气动效应外,还能产生发烟效应。在含有氧化剂、可燃剂和有机染料的烟花药剂中,由于燃烧时氧化剂和可燃剂反应放出热量,使有机染料直接升华成蒸气,并在大气中冷凝成为有色烟,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发烟效应”。
根据上述产生有色烟的原理,可制成各种颜色的烟云。加入酞青兰可获得兰色烟;加入碱性嫩黄O可获得黄色烟;加入烟雾红可获得红色烟;加入槐黄和次甲兰可获得绿色烟。
为了获得有色烟,在药剂中只能应用有机染料,不能使用金属可燃物,否则会使染粉分解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怎样造出来的
谢谢邀请:
美国是1942年6月开始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当时在“二战”还未结束之时,集中了西方许多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与,耗资达20多亿美元,历时3年时间,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完成了原子弹的试验,苏联在1949年也研制出了原子弹,随后英国52年和法国60年也相继有了原子弹,中国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成功试爆了原子弹,是继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如果要追溯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源头,应该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了,当时北平刚刚和平解放,1949年4月,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团参加法国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作为物理学家的钱三强也是代表团的成员,当时他正负责培训原子核的科学干部和筹建实验室,他向有关方面提出,想借此去法国的机会,托他法国留学时的老师约里奥.居里教授帮助定购一些有关原子能研究的设备、仪器和有关的资料等,报请中央后,中央领导人表示支持,并拨出专款20万美元作为这次采购的经费,由此迈出了中国核武器研制实质性的第一步。
由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科技基础十分薄弱,原子核的研制的进度也十分缓慢,一直处于理论方面的研究阶段,中央尝试着争取苏联的援助,但作为“老大哥”的苏联不希望分享他们的核武器的秘密,对中国发展核武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1953年3月5日,在核技术上对中国极为吝啬的斯大林去世了,赫鲁晓夫为了战胜政治对手,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就开始调整对华政策,1954年10月他访华时,中国再次提出,希望得到苏联核技术方面的帮助,1955年1月17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将对中国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予以援助,这样就拉开了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序幕。
在原子弹的研制上,苏联不仅提供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还派了上千名专家到中国指导工作,从工厂的选址,设计,到设备的安装,调试,特别是在培训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为此在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抽调了几千名毕业生接受了苏联专家的培训,中央也从全国各地和中央各部门抽调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行政干部充实到研发的第一线,到1958年9月,苏联援建中国生产原子弹的关键设施——7000千瓦重水反应堆和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移交中国,标走着中国正在向原子能时代的跃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苏联自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撤走了全部在华的专家,同时停止了原定设备材料的供应,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面对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中央领导人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研制任务,好在中国已有了援建的基础,又有了一支经过培训的研发队伍,再说,在中苏断交之前,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经过4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努力,突破了一道道尖端技术的难关,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谢谢阅读
过年如何拍烟花
春节期间“烟花”是非常值得拍摄的题材,但是想要拍好烟花却有一定困难。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拍摄烟花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位置选择
要拍烟花你要提前去找位置、做准备,不能等烟花开始放了再去找位置、做准备,要不然烟花放完了你都拍不到。
照的拍摄位置要没有树木、电线杆遮挡,要找一个相对干净的位置。然后架好三脚架、相机,把前端工作准备,这样才能在放烟花的时候拍照。
另外,还要预判烟花绽放的位置,比如:烟花上升到哪里,绽放位置等等。你都要预判好,预留出一定的空间。
二、器材准备
①三脚架
要拍摄烟花绽放时营造出来的光轨,那么就要使用慢速快门进行拍摄,使用慢速快门进行拍摄就要使用三脚架。所以三脚架是拍摄烟花不可缺少的器材,不然很难拍出烟花光轨。
②镜头选择
拍摄器材就不说了,手机、微单、单反都可以拍摄,看你自己有什么。我这里要说说镜头的选择,因为烟花要飞到空中去绽放,所以镜头选择很重要。
一般来说广角镜头拍烟花是最好的,因为广角镜头拥有宽广的视角,对于拍摄绽放面很广的烟花来说广角镜头更适合。当然长焦镜头也很适合拍摄烟花,特别是你离烟花很远就特别有用了。
三、曝光
我不知道别人的曝光设置是怎么设置的,我在拍烟花时一般是把感光度(ISO)设为100,以此来保证画质;把光圈调整在f/8-f/11之间;把快门速度调整为1/2秒、1秒、2秒,左右,然后试拍一张。如果拍出来的照片偏暗或者偏亮,去调整快门速度就行了,其它不用调整。
这里重点说一下快门速度,很多人认为拍摄烟花应该用高速快门进行拍摄,把烟花绽放的瞬间记录下来。但事实恰恰相反,恰恰要用慢速快门进行拍摄。
如果用高速快门怕烟花就是这个样子:
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烟花的光轨:
用相机拍烟花差不多就这些注意事项了,下面就给大家讲一下如何用手机拍照。
四、用手机拍摄
①关掉手机的HDR和闪光灯功能
用手机拍烟花最好关掉你手机的HDR功能和闪光灯功能,如果你打开HDR功能拍出来的烟花照片是模糊的。闪光灯也要关闭,手机闪光灯的距离是1.5米,拍烟花时起不到补光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拍摄。
关闭HDR和闪光灯功能
②使用对焦/曝光锁定
因为烟花绽放的过程很快,来不及慢慢对焦拍摄,所以大家可以使用对焦/曝光锁定功能,这样能快速拍摄。
现在的手机应该都具备对焦/曝光锁定功能,大部分手机是长按屏幕就可以锁定了,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看大家的是什么手机。
另外,大家可以打开手机的连拍功能进行拍摄,这样能快速扑捉烟花绽放的瞬间。
曝光/对焦锁定
③使用专业模式
现在应该很多手机的相机都有“专业拍照模式”,大家可以打开专业拍照模式进行拍摄。苹果手机是没有的,苹果手机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这里推荐一个拍照软件“ProCam”,这个软件是收费的,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需求。
如果你使用手机的专业拍照模式进行拍摄,那么有几个参数是你必须要进行调整的。
①感光度(ISO):我建议把感光度调低,这样能保证画质。
②快门速度:如果你只是想拍烟花散开的瞬间,那么你用快一点的快门速度;如果你要拍烟花散开的光轨,那么你用慢一点的快门速度。
③对焦模式:切换到MF(手动对焦)模式,拉到无穷远对焦。
ProCam的操作页面
安卓手机专业拍照模式
拍摄器材:华为
总结: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拍烟花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拍烟花最重要的是站好位置,提前去找个好位置,构好图,等烟花一放直接就可以拍了。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