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红人物网红人物
邱国轩结局(秋收起义四个团长结局)
admin2023-06-30 19:39:43网红人物88人已围观
简介其实邱国轩结局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秋收起义四个团长结局,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邱国轩结局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本文目录余洒度的人物简介秋收起义共有四位团长,他们的结局都是怎样的秋收起义四个团长结局余洒度的人物简介余洒度(1898—1934
其实邱国轩结局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秋收起义四个团长结局,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邱国轩结局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余洒度的人物简介
余洒度(1898—1934),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在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余洒度在秋收起义前夕收编邱国轩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的过程中,没有亲自调查、没有对其部队进行混编、没有对官兵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只委派“参谋彭楷、副官佘浩两同志前往邱部工作,察考其是否诚意,迭接彭、佘报告,均云邱部忠实可靠,可以随意指挥。”就轻意相信了邱国轩。正是余洒度在用人问题上的轻率和随意,所以有了邱国轩及其所部的反叛之举,给起义部队造成重大损失。
2、1927年9月19日,前敌委员会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的紧急会议中,余洒度自恃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自认为行军打仗有一套,对农民出身的毛泽东瞧不起,自始至终坚持“取浏阳,攻长沙”的观点。他这种不顾现实,不服从前委领导规劝和不听取大多数前委委员的意见,不认可毛泽东关于时局正确分析的行为和做法,令包括毛泽东、卢德铭、余贲民等前委委员在内的领导人深为失望。
3、文家市按毛泽东提出的意见,决定工农革命军退萍乡往湘南转移。余洒度当时就不同意,但党的前委决定,余只得勉强服从。9月24日在芦溪战斗中,因余洒度越权指挥,部队一时混乱不堪,总指挥卢德铭为掌控部队、冒死冲杀,后中弹牺牲。这时余洒度自认为是当然的总指挥了,权力欲再度膨胀。而在随后的莲花战斗中,余擅自释放恶贯满盈的敌保安队长李成荫,几陷革命军于危险之地。面对毛泽东等人的责问,余竟强词夺理,大耍军阀作风,并索要更大的指挥权,严重损害了他作为一师之长的形象。
4、余洒度对部队中的旧军阀主义习气不改正,对随意打骂士兵的问题不制止,对士兵反映官兵待遇很不平等的问题不重视。
扩展资料
余洒度在秋收起义前夕收编邱国轩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的过程中,没有亲自调查、没有对其部队进行混编、没有对官兵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只委派“参谋彭楷、副官佘浩两同志前往邱部工作,察考其是否诚意,迭接彭、佘报告,均云邱部忠实可靠,可以随意指挥。”就轻意相信了邱国轩。正是余洒度在用人问题上的轻率和随意,所以有了邱国轩及其所部的反叛之举,给起义部队造成重大损失。
参考资料:余洒度-百度百科
秋收起义共有四位团长,他们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1927年9月0日,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顺利举行。当时的秋收起义部队中,共有四位团长,他们分别是一团长钟文璋、二团长王新亚、三团长苏先俊、四团长邱国轩。
大家可能要问了,秋收起义的部队,不是来自于武汉国民政府的警卫团吗?为何会有四个团长呢?此事说来话长,当初南昌起义举行时,警卫团在团长卢德铭的率领下,奉命前往江西南昌,参加南昌起义,但是部队还未到达南昌呢,南昌起义就结束了,那么这支部队该何去何从呢?
当时,中央发动秋收起义的命令还未下达,团长卢德铭即前往武汉,向中央请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卢德铭走后,警卫团暂时归团副余洒度指挥。偌大一个团,大家都得吃饭,怎么解决问题呢?正好当时的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向警卫团伸来了橄榄枝。
当时军阀混战,兵当然是越多越少,朱培德是滇军出身,后来率部前往广州投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在北伐中发展壮大,当上了江西省主席。得知警卫团在湘赣边界驻扎,朱培德主动派人联系余洒度,表示如果能够投靠他,他就管吃管住。
余洒度一看那敢情好,于是就虚与委蛇,暂时栖身于朱培德麾下,番号则改为江西省防军第一师,余洒度摇身一变当上了师长,率部驻扎在修水。当时修水有一伙土匪,匪首叫邱国轩,在此处为非作歹,余洒度将其击败,收入麾下,编成了一个团。
同时,余洒度还收编了王新亚、余贲民、苏先俊等人领导的,来自萍乡、浏阳、醴陵等地的工农武装,队伍一时间发展壮大,余洒度将队伍编作四个团,由钟文璋、王新亚、邱国轩、苏先俊分别担任团长,这就是参加秋收起义的基础部队了。
四团长邱国轩,率领的是土匪改编成的部队,此人匪性不改,在秋收起义过程中见财起意,为了抢劫物资,对钟文璋团发动背后袭击,一团也因此而失败。闯下大祸后,邱国轩率部逃走,继续当起了山大王。后来,平江游击队将其剿灭,邱国轩被活捉后公审处决。
一团长钟文璋,手下的部队是警卫团的精锐,一团在起义时被四团从后面偷袭,因此而失败。如此失败的糊里糊涂,钟文璋气的不知所措,仰天大哭一场,就此销声匿迹,再也没人见过他了。
二团长王新亚的部队是矿工武装,组织极为涣散。二团在起义时一度打下过浏阳县城。打下县城后却不思进取,躲在城里大吃大喝,结果被国军反攻成功,部队也被打散,余部投奔苏先俊的第三团,王新亚不知所踪。
三团长苏先俊,黄埔生出身,受党组织派遣在浏阳一带发展农民武装,他手底下的军队,由农民军和警卫团正规军混编而成,战斗力还可以。秋收起义发动后,领导层的毛主席、卢德铭、余洒度全部随第三团行动,在形势不利时毛委员率部转战到三湾村,进行了三湾改编,成功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革命自此走上了正途。
这支部队最终保存下来,被毛主席带上了井冈山。而苏先俊本人却一直坚持错误路线,最终离开了部队,离开部队后,此君马上叛变革命,向国军出卖湖南党组织的机密,还得恽代英被捕遇害。组织上对苏先俊恨之入骨,后来红三军团打下长沙,将其抓获,彭老总亲自下令将其枪毙,此君终于恶贯满盈。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秋收起义四个团长结局
四个团长的结局:
第一团团长:钟文璋
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别字迎峰,湖南益阳人。毕业后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科员、宣传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排、连长。同年9月任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率部从修水向长寿街进军,路过金坪时遭叛军邱国轩部伏击失踪。
第二团团长:王新亚
王新亚在秋收起义中,率领二团攻打湖南浏阳后,不知下落。
第三团团长:苏先骏
1927年随工农义勇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团长。起义失败后,他贪图安逸,不愿上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途中悄然离队。1928年初由中央派遣到岳州,担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军事部长。同年3月在长沙被国民党密探逮捕,随即自首叛变,任国民党湖南清乡司令部参议兼铲共法院处长。1930年7月与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被抓获,8月2日公审处决。
第四团团长:邱国轩
第四团是原黔军武装,临阵叛变。一九二八年二月,平江县委书记罗纳川决定铲除邱国轩这个土匪。在平江游击队多次追捕下,邱国轩最终被俘获。二月的一天,在平江县三眼桥西面的一个山坡上举行了邱国轩的公审大会,游击队将他拉出现场,就地枪决。
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
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
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
扩展资料: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年中共党人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
参考资料:秋收起义-百度百科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赞哦! ()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 (共有 条评论) |
猜你喜欢
Warning: mysql_query(): Unable to save result set in /home/wwwroot/www.sjrxdh.com/e/class/db/db_mysql.php on line 144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ttid,onclick,plnum,totaldown,newspath,filename,userid,username,firsttitle,isgood,ispic,istop,isqf,ismember,isurl,truetime,lastdotime,havehtml,groupid,userfen,titlefont,titleurl,stb,fstb,restb,keyboard,eckuid,title,ftitle,newstime,titlepic,smalltext,writer,newstext,diggtop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1')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0